【新华社】聚焦教师健康 医生提醒预防咽喉疾病

2024-10-10

      开学季是教师咽喉疾病高发时期。近期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接诊多例教师患者,诊断为急性咽喉炎,声带小结等,其中常见原因是过度及不规范用嗓,经过及时治疗,教师患者们均已康复并重返工作岗位。9月10日是教师节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吁社会关注教师们的健康,并向公众介绍如何科学用嗓,预防咽喉疾病。

    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吴旋教授介绍,教师咽喉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,包括过度用嗓、不良发声习惯、空气粉尘刺激、上呼吸道感染、不规律的生活习惯、心理压力等,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嗓子、改善工作环境、调整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预防,科学用嗓。

      吴旋建议,教师一方面要科学用嗓,控制说话时间,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连续说话;保持良好的发音习惯,保持语速均衡,避免声音过低或者过高,必要时应用麦克风等扩音器辅助教学;适时休息,减轻声带紧张。另一方面要实时护嗓,如多喝温开水,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滋润和保护咽喉,减轻咽喉干燥感;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充足的睡眠和休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,适当运动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
      吴旋提醒,教师要定期进行咽喉部检查,及时发现并治疗咽喉疾病。如长期存在咽喉不适或声音嘶哑等情况,应及时就医检查,明确诊断,避免延误治疗;此外,可以在耳鼻咽喉科嗓音专科医师或专业声乐教师指导下,练习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呼吸方法。

      吴旋表示,教师工作期间,如果不慎出现咽喉痛或声嘶症状,居家可尝试以下处理方法,如温盐水漱口、中成药、雾化吸入等,缓解症状。居家处理期间,密切观察咽喉症状的变化。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、吞咽困难等严重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 

文/记者 马晓澄 陈雪莹

报道链接:https://h.xinhuaxmt.com/vh512/share/12182998

报道时间:2024-09-10